背景图片

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争做新时代“四有”教师

作者:李灵敏2019年01月03日 15:24 浏览:[8778]

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争做新时代“四有”教师

李灵敏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广大教师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的重大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作为教育战线上的一名普通教师,本人深感振奋、备受鼓舞。

有人说,教师是阳光下最神圣的职业,我从来不觉得是夸张。从小处说,教师教书育人,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从大处说,教师的教育,担负着强国利民的重任,决定一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在第三十个教师节,习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观摩课堂教学,进行座谈交流时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并号召我们争做“四有”好教师。

有理想信念--是做好教师的精神支柱。从业十余年来,我将全部精力用于工作中,我深信只有将自己当做园丁,才能培育出花朵;将自己当做船工,才能渡人到达彼岸;将自己定位为良师,才能诲人不倦。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好老师的心中,不仅要有学生,还要有家国心。老师心中的格局有多大,决定学生的格局有多大。只有我们自己具有坚强的理想信念,才能培育出祖国的未来。

有道德情操--是做好教师的先决条件。教师是学生们的榜样,只有不断提升自我的道德修养,我们才能发挥好榜样的力量。教师的工作就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最终达成向善的教育目标。教师是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用自己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兢兢业业的做好本职工作,把握好自己的言行,不能在纸醉金迷的社会大环境中迷失自己的方向,失去自己的判断力,做出不符合教师身份的事情。因此,合格的老师首先是道德上的合格,好老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

有扎实学识--是做好教师的基本内涵。大学毕业十余年,面对当前的信息化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日益多元、各种新知识不断涌现,我深知作为一名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专业知识,还要具有管理的智慧,让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能够学到专业相关知识,还能学会生活、处事的智慧。同时,我们一定要始终处于学习状态,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通过课余时间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管理能力,充实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我们只有不断提升个人的学识修养,才能教书育人,才能做到“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

有仁爱之心--是做好教师的核心素养。从第一天当老师起,我就有这样的信念-----平等的教学、平等的爱每个学生。我相信只要我们将自己无私的爱奉献出来,这种爱不是装模作样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师对学生居高临下的“感情恩赐”,它是一种朴实无华的慈母之爱,真实平等的朋友之爱。这种爱就如车间课堂上的一个动作、一声赞语;生病时的一句问候、一种关怀;课间的一番闲聊、一场游戏。我爱我的学生,我坚信爱心可以融化坚冰,用我的真心能够打动学生。

古人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塑造灵魂这一神圣的历史使命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我庆幸自己拥有的这份职业。数年之后,那些走出幼稚成熟起来的孩子们如桃李芬芳一样的时候将证明这一点。我们的天地虽然狭小,但非常辉煌;我们的日子虽不富裕,但非常充实。让青春作证,让岁月诠释,无悔青春,把自己的所有奉献给教育事业,努力做一名“四有”教师。